
近日,国内知名物联网芯片公司芯翼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翼信息科技”)宣布完成近2亿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和利资本领投,华睿资本及另外3家老股东峰瑞资本、东方嘉富、七匹狼跟投,致远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将主要用于生产制造现有的NB-IoT芯片产品、研发投入以及市场拓展等。

12月6号-8号,2018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盛大召开。大会期间,中国移动终端实验室发布的终端和芯片性能评测报告因其权威性和全面性,引发广泛关注。

6月27日,备受关注的2018世界移动大会上海站(MWC·上海)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正式开展。行业领先的物联网终端芯片解决方案提供商——芯翼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携首款代表全球NB最高集成度(单片集成CMOS PA)和超低功耗水平的NB-IoT芯片参展,该芯片的独特性能引起了展区参观者的高度关注。这款芯片可以帮助客户面对即将到来的物联网大潮,应对各种应用当中的性能、功耗和成本挑战。

2018年4月9日,北京—近日,联发科技宣布与中国移动合作完成NB-IoT R14标准的速率增强测试,成为首家通过测试的芯片厂商。此次测试采用基于联发科技MT2625芯片的开发板,R14实测上行峰值速率可达150kbps,下行峰值速率达到102kbps,是R13标准速率的4-6倍,表明R14已具备在远程抄表、空中固件升级(FOTA)、一键通(Push to Talk or Voice over Message)等多个场景的应用能力,有助于推动物联网市场迈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产业链创造更多价值。
今年9月28日,中兴微电子携手中国晶圆代工巨头中芯国际正式宣布,中兴微电子首款NB-IoT芯片朱雀7100正式进入商用。在12月12日的,2017物联网产业峰会上,中兴微电子一众高管也详细解析了朱雀7100,以及未来在物联网市场的布局。

今天(11月24日),联发科又发布了业界首款支持NB-IoT R14规格的双模物联网芯片MT2621。据介绍,MT2621是一款高度整合的物联网平台,除支持NB-IoT网络外,同时可兼容现有GSM/GPRS网络,为物联网设备提供优良的网络覆盖与通话品质。相比之下,此前的MT2625仅支持NB-IoT网络。

继中国电信宣布其在LTE物联网上的宏大战略布局之后,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在国家政策和公司“大连接”战略指引下,中国移动终于下定决心发力窄带物联。
月中,工信部一纸公文让本就火热的NB-IoT市场,变得更加滚烫。通知要求,到2017年末,我国NB-IoT基站规模要达到40万个,NB-IoT的连接总数要超过2000万。到2020年,NB-IoT基站规模要达到150万个,NB-IoT的连接总数要超过6亿,实现对于全国的普遍覆盖。

5月23日,高通也宣布计划与中国移动研究院及中国智能共享单车领先企业摩拜单车展开合作,启动中国首个eMTC/NB-IoT/GSM(LTE Cat M1/NB1和E-GPRS)多模外场测试。为何摩拜、ofo这两家国内最大的共享单车厂商都如此积极的采用新一代的物联网技术呢?eMTC/NB-IoT到底有何优势?

在2017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LTE产品线副总裁赵志鹏表示:NB-IoT应用创新正在加速发展,以智能抄表、共享单车、智能家电为代表的海量物联网应用已经涌现。在芯片方面,华为NB-IoT芯片Boudica 120于4月份开始规模发货,月发货能力可达百万片以上,这意味着该芯片在产品性能、稳定性、工艺和生产配套等方面达到全面成熟。芯片充足的供货能力将带动业务应用创新爆发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