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台积电为留才放大招:平均调薪8%,还将补助5万员工买自家股票 4月20日消息,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预计今年招聘人才超过8,000人,为吸引人才加入及留住原有人才,台积电今年4月进行了张薪,平均涨薪幅度将达8%,与往年平均调涨3~5%幅度相比高出许多,部份绩效优异员工加薪幅度超过10%。此外,台积电还将对逾5万名员工全面实施“买股补助”。2022年4月20日
业界 传台积电为尽快拿到设备“加价下单”! 4月19日消息,由于各大晶圆厂商新建晶圆厂所需的关键设备交期持续拉长,有市场传闻指出,台积电已多次派高层直接与设备供应商谈判,甚至以“加价购买”模式下单,以提早拿到设备。2022年4月19日
业界 台积电一季度净利大涨45.1%!魏哲家:今年产能吃紧,不会降价! 4月14日晶圆代工龙头大厂台积电召开线上法说会,公布了2022年第一季财务报告。台积电总裁魏哲家、台积电财务长黄仁昭也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2022年4月14日
业界 2021年全球晶圆产能排名:三星稳居第一,台积电第二! 4月14日消息,据韩国媒体《BusinessKorea》引用市场研究机构Knometa Research的数据报道称,2021年三星半导体晶圆产能和市占率排全球第一,其次是台积电、美光、SK 海力士和铠侠。五家企业市占率合计达57%,只有台积电为纯晶圆代工厂。2022年4月14日
业界 成熟制程晶圆代工涨势终结! 4月11日消息,据台湾媒体报道,近日半导体业界传出,晶圆代工成熟制程大厂近期陆续通知IC设计客户,短期内不会再调升成熟制程代工价格,这也终止了自2020年底以来成熟制程报价连续6个季度上涨的走势。2022年4月11日
业界 除保障先进制程之外,传英特尔赴台积电争取90-28nm成熟制程产能供应 4月10日消息,日前,英特尔CEO基辛格(Pat Gelsinger) 到访台湾,除了与ABF 载板大厂欣兴电子会谈,保障产能供应之外,还再次与台积电高层进行了会面。此次英特尔与台积电会面,除了针对先前的先进制程订单再次进行确认与了解之外,更大的重点则放在台积电的成熟制程上,基辛格希望借由台积电成熟制程产能的协助,以缓解当前市场短缺的网络芯片生产问题。2022年4月10日
业界 部分半导体设备交期近2年,台积电等晶圆厂新建产能量产恐将延后 4月7日消息,据《日经亚洲评论》引述未具名人士的消息报导称,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科磊(KLA)、泛林集团(Lam Research)、阿麦斯(ASML)等半导体设备大厂都向客户发出警示,部分关键机台必须等待最多18个月才能交付,因为从镜头、泵、阀门、微控制器、工程塑胶、电子模组等零件全都紧缺。2022年4月7日
业界 传台积电已抢下英伟达4nm GPU大单,将包圆2022年新款GPU代工 4月7日消息,据韩国媒体《BusinessKorea》报导,全球GPU大厂英伟达(NVIDIA)已决定,新一代H100 GPU将交由台积电4nm制程生产。新GPU 将在2022 年第三季度发售,预计每秒可处理40TB的数据量,相当4,200部1.2GB电影。NVIDIA RTX 4000 系列GPU 也采用台积电5nm制程量产。台积电将垄断2022 年NVIDIA所有GPU 订单。2022年4月7日
业界 ASML CEO访韩或与三星洽谈合作,英特尔CEO也将再访台积电 4月6日消息,据外媒报道,英特尔CEO基辛格正启程前往亚洲拜访客户和供应商。此行也将到访中国台湾并拜访台积电,这也是他继去年12月与台积电高层会面后的第二次会晤。此外,荷兰半导体设备制造商ASML(阿斯麦)CEO彼得·温宁克(Peter Wennink)也正在韩国与当地头部晶圆厂讨论合作。从英特尔与ASML高层频频到亚洲的行动来看,也凸显出两大厂都意识到亚洲在全球半导体业的重要地位。2022年4月6日
业界 3M公司:比利时半导体冷却剂工厂仅部分产品暂时停产!台积电等晶圆厂回应 4月6日消息,根据此前韩国媒体的报道,3M公司位于比利时的半导体冷却剂工厂,因环保问题遭到无限期关闭。4月5日,3M台湾子公司对此回应称,目前3M位于比利时的兹韦恩德雷赫特(Zwijndrecht)工厂仍在运营,并未被完全关闭,仅有涉及PFAS(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质)的部分产品暂时停产。2022年4月6日
业界 台湾疫情升温,台积电、世界先进、联电宣布实施分流、异地办公措施 4月2日消息,近期台湾地区新冠疫情日趋严重,据台当局“流行疫情指挥中心”4月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台新增404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本地病例160例,境外输入244例。2022年4月2日
业界 芯片供应链难复制,美国“制造”非芯片荒良方 在近两年的全球芯片荒之下,美国、欧盟、日本等国都在积极的推动本土半导体制造业的发展。但是外资分析师坦言,美国制造未必是根除问题的灵丹妙药,没有一个完全适用的办法,能让供应链去全球化。2022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