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数字经济时代AIoT快速发展的关键节点,物联网智库联合挚物AIoT产业研究院于12月9日在深圳盛大举办了“2021中国AIoT产业年会”。本次大会以“智微见著·踏物寻机”为slogan,希望通过AIoT在不同领域落地的细节来洞察未来趋势,并帮助企业探索应用创新与发展机遇。

12月12日消息,在2021 IEEE国际电子器件会议(IEDM)上,英特尔公布了其在不懈推进摩尔定律的过程中,在封装、晶体管和量子物理学方面的关键技术突破:即通过混合键合(hybrid bonding)将在封装中的互连密度提升10倍以上,晶体管微缩面积提升30%至50%;在全新的功率器件和内存技术上已取得重大突破;基于物理学新概念所衍生的新技术,在未来可能会重新定义计算。

在上月的ITF大会上,imec(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公布的蓝图显示,2025年后晶体管进入埃米尺度(Å,angstrom,1埃 = 0.1纳米),其中2025对应A14(14Å=1.4纳米),2027年为A10(10Å=1nm)、2029年为A7(7Å=0.7纳米)。

12月13日消息,据台湾媒体报道,昨日全球手机镜头龙头大厂大立光对外证实,其已向美国北加州法院提起诉讼,起诉联想集团旗下摩托罗拉行动技术公司(Motorola Mobility LLC)销售的5G智能手机侵害大立光所拥有的六项光学镜头专利。
继今年10月,中芯国际深圳“12英寸晶圆代工生产线配套厂房项目遴选方案”经过公示之后,11月11日,深圳土地矿业权交易平台公示了坪山区名为G12205-0007宗地的交易结果,由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深圳)有限公司以底价2010万获得,项目为12英寸晶圆代工生产线配套厂房。

12月13日消息,据台湾媒体报道,德国国会于当地时间12月8日推选社会民主党领袖萧兹(Olaf Scholz) 出任新总理,其首度在施政蓝图中主动提及台湾,这也让德国此前积极争取台积电赴德国设厂一事再度获得关注。
12月13日消息,近日,英特尔试图劝阻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针对芯片制造所需的关键原料——Optiplane研磨液的禁令,称此举将加剧半导体芯片短缺的状况。

美国当地时间12月10日,美国财政部宣布将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厂商商汤科技列入“涉军企业名单”,这也是美国于2019年将商汤科技列入“实体清单”之后,对于商汤科技的第二次出手打压,意图遏制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

英特尔研究院近期成立了英特尔®面向数据中心互连的集成光电研究中心。该中心的使命是加速光互连输入/输出(I/O)技术在性能扩展和集成方面的创新,专注于光电子技术和器件、CMOS电路和链路架构,以及封装集成和光纤耦合。

12月10日晚间,紫光股份发布了《关于间接控股股东重整进展公告》称,“通过建立遴选机制开展多轮重整投资方案遴选工作,确定北京智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建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作为牵头方组成的联合体(以下简称“智路建广联合体”)为紫光集团等七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战略投资者,依法与战略投资者推进重整投资协议签署及重整计划草案制定等相关工作。”

12月10日晚间,同方股份发布公告,宣布于 2021 年 12 月 10 日收到通知,清华大学于 2021 年 12 月 10 日与四川能投签订了《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协议》, 拟通过无偿划转方式将清华大学持有的公司股东清华控股 100%的股权划转给四川能投。

12月10日,吉利控股旗下汽车芯片设计企业——芯擎科技召开发布会,正式发布了由其自研设计的国内首款车规级7nm智能座舱芯片“龙鹰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