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消息,继上周五(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威胁将对苹果所有在美国以外生产的iPhone征收25%或更高的关税之后,引发了苹果股价大跌,市场也是持续热议。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也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表示:“就获利而言,苹果为在美国市场销售的iPhone承受25%关税,远好于将iPhone组装产线搬回美国。”
郭明錤认为,特朗普宣称要课征多少iPhone关税并非重点,重点反而在于这是特朗普近期第二次针对苹果加关税的言论,是苹果不应忽视的信号。他表示,如何避免、延缓特朗普对苹果的关税或进一步调升,是苹果目前要跟特朗普谈判的首要重点,“例如,苹果能否能藉由改变DEI(多元、公平、包容)政策,以换取川普暂时性的不针对他们”。
郭明錤表示,在特朗普卸任总统前,将所有iPhone美国机型的组装产线搬回美国是不现实,而特朗普又反对苹果在印度制造iPhone美国机型,所以即使此次苹果与特朗普谈成暂时性的协议以避免iPhone关税,但在特朗普卸任前,难保苹果将时不时面临关税威吓。
郭明錤指出,苹果是消费类电子公司,其目前产品与服务与国家安全无重大关联,但为何会被持续持续针对?具体原因有有以下三点:
一、施压高知名度目标可放大宣传效果。迫使全球最知名的公司(苹果)与家喻户晓的产品(iPhone)落实「美国制造」政策,宣传效果极佳,并强化川普一直以来的主张。
二、选择不愿反对与报复的对象,降低施压风险。苹果不愿公然反对川普的言论,也没有报复本钱,意味着施压风险极低,故川普可放心持续施压。
三、施压成功与否都能受益。若苹果将iPhone组装产线搬回美国,对川普而言绝对是宣扬「美国制造」的好机会,并将此列为重要政绩。若苹果透过协议,让川普暂时性不针对他们,代表川普也透过协议取得他想要的其他东西;等未来有宣传「美国制造」的需要时,再针对苹果并用关税课征施压。
特朗普此前在5月中已表达苹果将生产重心转向美国的意愿。特朗普当时表示,曾告诉苹果CEO库克(Tim Cook),不想苹果在印度生产的意见:“昨天我和库克发生了一些小问题,我跟他说,我的朋友,我对你很好,你带着5,000亿美元来这里,但现在我听说你要在印度设厂;我不想你在印度设厂。”
编辑:芯智讯-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