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7日,上海张江。在RISC-V中国峰会主论坛上,知名RISC-V开发商Tenstorrent首席架构师练维汉以《融算于开、慧启未来》为主题,首次系统性披露了公司的开放计算战略:推出全开源开放式芯粒架构(OCA),并宣布将于2027年发布全球性能顶级的RISC-V处理器Callandor,直指AI算力民主化的核心痛点。
练维汉指出,近期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反应了AI市场的广阔前景。AI要突破,基础算力是最重要把AI算法实践化和商用化的一个门槛,所以AI芯片已经迈入了一个黄金时代。面对AI未来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所以芯片设计必须要多样性化、架构必须要有多样性,而且很多厂商必须要在一起合作,共同来开发相融的芯片组合,才能够应付未来AI芯片的需求。但当前单颗AI芯片研发成本已飙升至10-20亿美元,这违背了AI民主化的本质。
所谓的“AI民主化”,就是说大家都可以低成本地使用。Tenstorrent希望打造最优化、最亲民的AI架构,那么这就需要开源开源和开放系统进行合作,所以Tenstorrent很多的技术都是基于开源开放的RISC-V架构。
练维汉强调,应对未来千亿级AI场景的碎片化需求,必须通过开源协作降低门槛。“因此,开源和开放一直是Tenstorrent公司的宗旨,不仅只是基于开源开放的RISC-V架构来设计CPU,我们的AI将来也会开放、我们的软件也是一个开源的系统。我们现在还在做Chiplet,也准备要把它开源。因为我们觉得这个市场巨大,我们要跟大家来合作,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目前AI芯片开发成本过高、以及各种需求的可能性。”
面对行业挑战,Tenstorrent祭出技术重器:开放式芯粒架构(OCA)。该架构突破传统Chiplet方案的封闭性,首次实现从物理层、传输层、协议层、系统层到软件层的全栈开源。
根据预测数据显示,2028年60%-80%的高性能AI芯片将采用芯粒架构。芯粒的好处就是研发价格可以降低、可用性、组合性灵活,可以跟别人一起来合作这个东西。但现有方案仍存互操作性壁垒。
对此,Tenstorrent推出开放式芯粒架构(OCA),希望大家能够在一起合作芯片,来应付现在越来越多元化的AI需求。练维汉解释,OCA通过标准化分层设计,让开发者可以节省研发费用来专注自己核心价值力的设计,而且可以互融整个生态。如车企能自由集成第三方算力芯粒,可以快速构建从L2到L4的弹性车载系统,满足不同汽车系统的算力需求。
“我们不会让任何的需要收费的东西在里面,这完全是一个开源的系统、而且我们最不同的地方是把芯粒看成一个系统。我们的设计是从物理性的抽象层一直到软件层全部都包含在里面,这是跟所有的芯粒开放架构最不同的地方。”练维汉解释道。
为实现世界最好、最开放、最民主化的CPU的愿景,练维汉也披露了Tenstorrent的最新的产品规划,包括面向AI和服务器的高性能计算需求Ascalon系列RISC-V CPU内核,以及基于该内核的Athena芯粒。练维汉称,Ascalon系列可以通过架构迭代实现每年至少10%性能提升,并且计划在2027年推出的Callandor,预计届时会是世界上最快的、有非常宽的编译能力,也是一个非常高效的运转系统。
练维汉表示:“我们一直在思考怎样让AI更普及化,我们认为开放就是一个最主要的工具之一。Tenstorrent所有的东西在软件的开发系统、还有在硬件、IP,都是用开放的方式,我们一直认为开放本身就是一个能够刺激大家一起来共同合作、来共同减低设计价格、产生更多不同种类的架构,让AI产品能够有更好、更亲片的产品出来。”
编辑:芯智讯-浪客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