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C-V国际基金会CEO:RISC-V应用加速扩展,中国是核心引擎!

2025年7月17日,2025年RISC-V中国峰会正式在中国上海张江召开,RISC-V国际基金会首席执行官Andrea Gallo先生作了主题为《从指令集架构到产业落地:2025年加速技术进程与RISC-V应用推广》的演讲,介绍了RISC-V产业最新的发展情况,并强调中国企业和开发者在RISC-V生态的爆发式增长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

Andrea Gallo指出,全球标准是我们促进技术创新的一个催化剂,比如USB标准、互联网协议等,RISC-V也是类似于这样的一个国际标准,是一个开放的国际行业标准,开发者可以没有限制、没有授权费就可以下载RISC-V使用规范、规格,无论你身在美国、欧洲或是亚洲,都可以基于RISC-V来开发自己的产品。“RISC-V已经做好了准备,面向更加伟大成就的2025年。”

目前,RISC-V已经开始从嵌入式的计算拓展到更广泛的应用,包括存储技术和HPC等等,所以将会拥抱更加广泛的应用范围。根据SHD研究所的研究数据显示,预计2031年,RISC-V的出货量将会超过200亿颗。届时,RISC-V在消费类产品、计算机、汽车等多个领域将会有更大的占比。因为有这样一个非常灵活、创新的模型,我们也在从通用目的的片上系统向更多的工作负载的场景进行前进。

比如在汽车行业当中,RISC-V有广泛的应用,英飞凌去年3月公布了一个基于RISC-V的微控制器,还有中国的芯来科技也有NA900,这是第一个基于ISO26262 ASIL-B/D认证的RISC-V CPU IP。RISC-V国际基金会也成立了汽车领域的特别兴趣小组。

在HPC/数据中心领域,也是RISC-V部署的主要阵地。近期在欧洲有很多HPC项目的部署或落地。几个月之前,大概有2.4亿欧元资金也投向了这一领域。很多HPC的项目,包括巴塞罗那的超级计算中心、Openchip以及“香山”等都公布了和HPC有关的项目和内容。

AI领域的应用和部署也是RISC-V的主要阵地,英伟达在2024年的时候,基于RISC-V的GPU的出货量就超过了10亿颗(英伟达GPU依赖CUDA内核,但由RISC-V内核控制);中国上海的芯源也提供了基于RISC-V架构的一些面向AI的IP。

在太空领域,几个月前中,瑞典召开了一个RISC-V研讨会,当时各位演讲者都有一个基于RISC-V的新项目的落地。比如说登月或者是和卫星相关的一些太空计划。

Andrea Gallo表示,RISC-V非常适合太空当中的应用,因为它需要更好的安全性、安保性和可靠性。所以RISC-V国际基金会也发起了面向太空的SIG特殊兴趣小组,来自于太空的各界专家也将会进一步探索RISC-V在这一领域的应用。

在会员方面,RISC-V国际基金会的会员目前已经突破了4500家,RISC-V阵营持续壮大。比如,中国厂商方面除了新加入的芯朋等,Eswin还升级成了Premier会员。国际方面,汽车芯片厂商Mobileye也加入了,英飞凌也升级了Premier会员。

在开发者体验方面,RISC-V国际基金会也发布了RVA23这样一个配置规范文件,它是基于RISC-V更加安全、更加高效的规范,包括拥有Hypervisor、向量计算等不同的概念,也为开发者提供了一套更加强大的、更加统一的平台。此外,RISC-V国际基金会还推出了280块RISC-V的开发板,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去接触到这些开源项目的开发者,和他们之间形成更好的接应。目前RISC-V国际基金会也有更多的关于RISC-V的课程和课件内容,并在网上提供给开发者,这样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好的去参与RISC-V生态开发。

在生态合作方面,RISC-V国际基金会也有着广泛的合作,比如RISE联盟在软件生态系统上的合作,以及更好的去支持编译器、工具链、库以及编程语言的发展。

上个月,RISC-V国际基金会升级了在Yocto项目当中的会员级别,Yocto是一个长期的运行系统,涉及到工具和分布等等,可以帮助开发者在汽车等领域当中就更好的分布和部署。此外,很多领先的操作系统系统供应商,比如Redhat、中国的OpenEuler等都在支持RISC-V。

Andrea Gallo强调,“来自于中国会员的贡献和支持为RISC-V大家庭带来了更大的获益和支持。我们也致力于未来有更多的合作,能给全球的工程师带来更多的助力。我想感谢所有的技术领军人,他们来自于中国,亚洲的各个公司,他们都担任了整个技术工作组的主席或副主席,帮助我们在全球范围内的不同地区做出卓越贡献,推进RISC-V的蓬勃发展。”

编辑:芯智讯-浪客剑

0

付费内容

查看我的付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