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RISC-V

助力国产芯片自主可控,新思科技推出专用指令集处理器设计工具

为应对RISC-V挑战?Arm CPU引入自定义指令功能

今天(10月9日)凌晨,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举行的Arm TechCon 2019会议上,Arm首次宣布将在部分ARMv8 Cortex-M系列CPU内核当中引入自定义指令功能,即客户能够编写自己的定制指令来加速其特定用例、嵌入式和物联网应用程序。

性能远超越硅材料?首款碳纳米管RISC-V处理器面世

北京8月28日消息,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了一项计算科学最新进展: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团队利用14000多个碳纳米管晶体管,制造出16位微处理器,并生成这样一条信息。其设计和制造方法克服了之前与碳纳米管相关的挑战,将为先进微电子装置中的硅带来一种高效能替代品。

兆易创新发布首款RISC-V内核32位通用MCU

2019年8月22日,兆易创新(GigaDevice)在北京召开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了全球首个基于RISC-V开源架构内核的32位通用MCU产品---GD32VF103系列。兆易创新是首次将开源指令集架构RISC-V引入通用微控制器领域,并提供了从芯片到程序代码库、开发套件、设计方案等完整工具链支持并持续打造RISC-V开发生态。

RISC-V创始人做客紫光展锐,探讨未来技术新趋势

由紫光展锐和SiFive联合举办的技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紫光展锐CEO楚庆,RISC-V技术创始人Krste Asanovic教授(RISC-V基金会主席),SiFive全球副总裁Jack Kang以及SiFive产品和市场高级总监Mark Trondson出席了研讨会。会上,双方进行了深入的技术交流,探讨RISC-V在芯片设计领域的应用和商用领域的更多可能性。
平头哥半导体开放最强RISC-V处理器,对Arm影响几何?

平头哥开放最强RISC-V处理器,对Arm影响几何?

7月25日,阿里巴巴在上海举办了“2019 阿里云峰会”。在本次会议上,阿里巴巴详细介绍了阿里的“All in Cloud”战略,同时阿里旗下的平头哥半导体还发布了号称业界最强的高性能RISC-V处理器——玄铁910,并宣布开放玄铁910 IP Core,降低高性能芯片的开发门槛,并加速应用。

印度首款CPU Shakti离商用更进一步,基于RISC-V指令集

国内对于半导体产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越来越多,拥有自主可控的处理器的意义正在突显。当然,除了中国,印度和欧盟也在积极研发自主CPU。印度2011年开启的首款CPU项目近日发布软件开发工具包(SDK),这意味着印度的首款CPU离商用化又进了一步。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该款CPU使用的是RISC-V指令集架构。

Arm高管谈RISC-V的挑战:先过了这五关再说!

5月28日,安谋IP产品事业群总裁雷内.哈斯(Rene Haas)在君悦酒店接受《财讯》专访,他首次分析安谋如何看待新竞争模式带来的挑战,他也摊开安谋在AI时代继续帮助客户获利,扩大影响力的策略蓝图。

又一家国际技术组织”限制“华为!源于美国的RISC-V是否还靠得住?

继此前芯智讯率先报道了JEDEC(固态技术协会)、Wi-Fi联盟、SDA、PCI-SIG、USB-IF等国际标准组织中断了与华为或海思的合作之后,今天国际电子和通信行业领域的顶级技术学会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也开始限制华为。而在此之前安卓系统也对华为进行了限制,那么起源于美国的开源CPU架构RISC-V还靠得住吗?

UltraSoC推出首款针对RISC-V设计的周期精确的追踪技术

5月7日,英国系统级芯片(SoC)内部分析及监测技术供应商UltraSoC在深圳召开媒体发布会,介绍了其针对嵌入式CPU的监测和分析基础架构技术,同时推出了首款针对RISC-V的周期精确追踪技术IP,可支持高性能计算、存储和实时设备的设计人员能够从其产品中获取最高级别的性能。同时,通过增加周期精确的追踪功能,可使利用UltraSoC嵌入式分析技术的实时应用开发人员不仅能够查看器件内部发生的情况,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可以看到发生某些情况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