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汽车电子 小鹏汽车与大疆携手推出车规级激光雷达!2021年全新量产车使用 1月1日消息,小鹏汽车宣布与大疆孵化的Livox览沃科技达成合作。小鹏汽车将在2021年推出的全新量产车型上将使用由双方合作生产的小鹏定制版车规级激光雷达。2021年1月1日
业界, 汽车电子 华为车规级前装量产激光雷达正式发布:可年产10万套/线,极狐HBT首发搭载 12月21日,华为正式发布了车规级前装量产激光雷达。当天,北汽新能源也公布了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ARCFOX极狐,其中极狐HBT则正是首个搭载了华为的车规级96线中长距激光雷达方案的智能电动汽车。2020年12月23日
汽车电子 RoboSense助力韩国首个5G+L4级自动代客泊车方案发布 12月17日,RoboSense(速腾聚创)的合作伙伴韩国领先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CONTROLWORKS,与汉阳大学汽车电子控制实验室ACELAB以及韩国电信运营商LG U 举办了线上新闻发布会,发布了首个基于5G移动通信的L4级自动代客泊车方案,并在首尔的Sangam 5G自动驾驶示范区进行公开演示。从2021年起,该方案将开始为韩国公众提供自动驾驶代客泊车体验服务。2020年12月18日
业界 芯片上实现激光雷达!MIT在读博士拿奖学金创立公司,产品3年内或将落地 作为一项高精尖技术,「激光雷达」被用于航天、测绘、自动驾驶等领域,但体积、成本、工作环境等因素仍对其有所制约。2020年12月8日
业界, 汽车电子 近万人参与研发,华为激光雷达已上车 此前,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表示,华为在武汉有一个光电技术研究中心,总计有1万多人,该中心就正在研发激光雷达技术,目标是短期内迅速开发出100线的激光雷达。未来计划将激光雷达的成本降低至200美元,甚至是100美元。2020年11月30日
业界, 汽车电子 首次进入千元级!大疆发售汽车激光雷达:探测距离可达1000米 近日,大疆创新内部孵化的激光雷达创业公司——览沃科技(Livox)官方宣布,旗下TELE-15(泰览-15)激光雷达正式上架官方商城,售价8999元。这意味着,泰览-15汽车激光雷达将大规模进入市场。2020年6月22日
业界, 汽车电子 来自Bosch等全球顶级Tier1的4位激光雷达博士加入RoboSense 继Leilei Shinohara博士(全球首款车规级激光雷达Scala的项目核心团队成员)后,RoboSense国际化队伍再添四名来自顶级Tire1的激光雷达专家 - 前Bosch激光雷达团队核心成员Alexander Greiner博士、Siegwart Bogatscher博士、Nico Heußner博士与前Harman首席系统工程师Andre Malz博士。2020年3月27日
业界, 汽车电子 大疆全新激光雷达亮相:高性能/低成本/可量产 在近日开幕的CES2020展会上,大疆创新内部孵化的览沃科技(Livox)展示了两款激光雷达产品——Horizon(地平线)和Tele-15(远程15)。2020年1月8日
业界, 汽车电子 速腾聚创125线MEMS固态激光雷达正式发售:单价1898美元! 2020年1月2日晚间消息,国产激光雷达厂商速腾聚创通过官方微信正式宣布,全新的125线MEMS固态激光雷达RS-LiDAR-M1 Simple (Simple Sensor Version)正式发售,单价1898美元!2020年1月2日
业界, 汽车电子 比雷达/摄像头/GNSS更可靠,自动驾驶最后的安全防线却是它? 目前在自动驾驶领域,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技术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三项传感技术,此外还有GNSS卫星定位导航技术。但是,这些技术都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比如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和摄像头都会受到雨雪雾等恶劣天气的影响,摄像头还会受到光线的影响。而卫星定位同样也会在隧道、地下停车场等场景下丢失信号,即便是有信号,卫星导航也会因为接收机噪声、卫星内部时钟误差、卫星轨道误差、多径效应,对定位的精度产生较大误差。那么在以上传感器都受干扰的情况下,如何来保障自动驾驶的安全呢?2019年12月15日
业界 英特尔推出全球最小的高分辨率激光雷达,售价仅349美元 近日,英特尔正式发布了业界低成本的LiDAR(激光雷达)解决方案RealSense L515,这是一款主要针对室应用而设计的小型高精度激光扫描产品,可帮助紧凑型智能设备准确扫描和创建周围世界的3D点云图。2019年12月14日
业界, 汽车电子 Velodyne“退出”中国市场:是中国激光雷达厂商的胜利?还是自动驾驶的寒冬? 据报道,在上周末,美国激光雷达大厂Velodyne的中国团队接到美国总部正式通知,宣布将取消中国整个直销团队与部分技术团队,裁撤中国办事处20余人,仅保留几名负责渠道与大客户售后的人员,并将产品销售模式从直销模式恢复到刚进入中国时的“代理模式”。而这似乎也意味着Velodyne主动“放弃”了中国市场。而在这背后,究竟是中国激光雷达厂商的胜利?还是自动驾驶的“寒冬”来临?2019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