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产业超级周期来了!台厂掀记忆体扩产潮,谁是最大赢家? 疫情造成半导体供应链紧张,除了晶圆代工产业之外,也带动另外两大产业成长,那就是面板产业与存储产业。存储产业受益于在家工作及娱乐需求,终端电子产品与云端服务器出货大增,带动相关存储需求成长。2021年7月26日
业界, 汽车电子 2020年兆易创新MCU出货近2亿颗!NorFlash一季度已调价,上半年将推自有品牌DRAM产品! 3月17日晚间,兆易创新发布了《2021年3月16日投资者调研报告》,根据报告显示,2020年公司MCU出货量接近2亿颗!同时,兆易创新还解析了MCU市场需求量大增背后的原因,并介绍了NorFlash产品与DRAM 产品的最新进展及布局。2021年3月18日
业界 长鑫存储有望挑战南亚科技成全球第四大DRAM厂,17nm内存明年问世 8月26日消息,据台湾媒体Digitime爆料称,今年底合肥长鑫的产能就有可能超过7万片晶圆/月,这意味着他们未来有望超越南亚成为全球第四大DRAM芯片厂。此外,长鑫存储还预计在2021年搞定17nm工艺内存芯片。2020年8月26日
业界 采用合肥长鑫DRAM颗粒,江波龙FORESEE推出三款DDR4国产化内存 江波龙嵌入式存储品牌FORESEE推出了3款国产化内存,分别为DDR4 SODIMM 8GB、DDR4 UDIMM 8GB、DDR4 UDIMM 16GB,核心DRAM均采用长鑫存储的颗粒,这标志着中国存储在质量上开始参与市场竞争。2020年5月15日
业界 国产DRAM厂商长鑫存储首次公开亮相:技术来源奇梦达,专利申请已达16000项! 在5月15日的GSA Memory+论坛上,长鑫存储的董事长兼CEO朱一明先生发表了《中国存储技术发展与解决方案》主题演讲,阐述新时代下中国存储器市场的巨大需求和发展机遇。同时在去年福建晋华因与美光专利纠纷被禁运的影响下,朱一明在论坛上特别强调了合肥长鑫重视知识产权,具有完善的合规的技术来源。2019年5月16日
业界, 深度 纯国产!紫光SSD开始批量出货!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大力支持以及国产存储企业的努力,目前国产NAND FLASH以及DRAM均实现了0的突破。去年,紫光国芯(已更名为紫光国微)就已经实现了DDR4内存内存模组的量产供货,紫光集团旗下的的长江存储的32层NAND FLASH就已成功实现量产,而现在紫光的SSD也已批量出货。2019年3月11日
业界 刚刚!美光诉晋华案遭美法院驳回!但麻烦并未结束 今天(1月19日),DRAM大厂美光在美国起诉福建晋华一案有了新的进展。根据美国旧金山联邦法院最新公布的文件显示,法院认定美光对福建晋华的起诉文件有瑕疵,驳回了美光对晋华的民事诉讼。2019年1月19日
业界, 深度 一文看懂国产存储芯片产业的现状与未来! 虽然国产存储产业与国外三星等巨头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是发展国产存储器确实是刻不容缓的一件大事,因为存储产业不仅关乎国家半导体产业发展,更关乎国家信息存储安全。而国产存储芯片厂商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一些成绩也是非常值得肯定的。2018年7月22日
业界 国产内存又一里程碑!合肥兆鑫8Gb LPDDR4投片 与三星、美光、SK Hynix相比,国内公司在自主DRAM内存芯片生产上依然还处于研发阶段。紫光旗下的西安紫光国芯虽然有DDR3、DDR4内存颗粒生产,不过技术来源还是已经破产的奇梦达。如今又一家国产公司开始生产内存芯片了,合肥长鑫8Gb LPDDR4芯片已经开始投片。2018年7月18日
业界 兆易创新与合肥长鑫年底将试产19纳米DRAM,但良率提升还需数年 根据国内媒体报导,存储器厂商兆易创新(Gigadevice)与合肥长鑫合作生产的第 1 颗国产DRAM,将使用 19 纳米制程技术,并预计在 2018 年下半年开始试产,未来量产后的总产能可达全球 DRAM 产能 8%。2018年5月22日
业界 三大国产存储器厂商进展神速:内存/SSD明年开始量产 目前国内三大存储器厂商正处于紧锣密鼓的施工阶段,预计2018上半年陆续进入设备安装阶段,新一轮的设备入厂调试安装大戏即将上演。2017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