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替代美国TI DLP芯片,中科融合发布自研MEMS微振镜芯片

5月12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IC设计分会(ICCAD)、芯原股份、松山湖管委会主办的主题为“AR/VR/XR×元宇宙”的“2023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正式在广东东莞松山湖召开。中科融合感知智能研究院(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融合”)发布了面向3D视觉领域的自研的MEMS微振镜投射芯片。

根据Yole Dévelopment的“2020年度3D成像与传感”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3D传感模块市场规模为2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全球3D模块市场规模将增长到81亿美元,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了26%。Gartner在2019年发布的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中,也指出3D传感技术即将进入成熟期。目前3D视觉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智能手机、家庭娱乐、AR/VR/MR、智能AGV、智能制造等众多领域。

就技术方案来说,目前3D视觉方面应用比较多的是3D结构光和3D TOF 技术,此外还有基于MEMS微振镜的条纹结构光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借助MEMS微振镜每秒几千次的振动的特性,将点光源变成的线光源放大扩散出去,利用高频激光器的工作原理,控制生成有效的含有编码的正弦性动态结构光图案,然后通过摄像头采集图像,三维识别算法和数据处理,可以获得高精度的3D图像信息。由于是基于MEMS技术,所以可实现投影设备的微型化,同时成本也可以进一步降低。

可替代美国TI DLP芯片,中科融合发布自研MEMS微振镜投射芯片

作为国内专注于“AI+3D”自主核心芯片技术厂商,中科融合联合创始人、CTO刘欣表示,目前主流的3D视觉方案或者存在精度低、体验差的缺陷,要么存在体积大、价格高的缺陷,而基于MEMS微振镜的条纹结构光可以达到更高水平的成像精度和分辨率,并且体积和成本更可控。中科融合希望通过自研的MEMS微振镜投射芯片和模组技术更好解决3D视觉场景的应用痛点。

中科融合发布自研MEMS微振镜投射芯片

中科融合的3D视觉解决方案基于两颗自研的核心芯片:一个是MEMS微振镜芯片,主要是替代美国TI(德州仪器)的DLP芯片进行条文光的投射,成本可以降低4倍、功耗降低10倍、体积降低20倍。一个是自研的3D AI VDPU SoC芯片主要是进行光学数据处理和系统控制。通过这两个芯片形成模组,可以在达到同类竞品相同成像效果和体验的情况下,实现功耗、成本、体积大幅度降低,更具市场竞争力。

中科融合发布自研MEMS微振镜投射芯片

刘欣表示,在该3D视觉解决方案的全技术链条中,最为核心是:高精度光学MEMS微振镜芯片的设计和工艺、三维成像算法和智能点云后处理算法的研发和负责光学信息计算的SoC设计。中科融合则是国际、国内为数不多打通全技术链条的公司,只有这样才可以进行跨层级的深度的垂直整合和优化,同时也拥有更高的技术壁垒。

中科融合发布自研MEMS微振镜投射芯片
如上图所示,中科融合的光学视觉芯片和模组解决方案当中,光学MEMS器件可以进行结构光投射,光学信号采集传感器可以负责三维信息的采集,光学MEMS驱动+反馈芯片,可以负责MEMS驱动、光源驱动、光机电信号反馈等功能。光学计算+智能处理芯片,则负责三维点云生成、后处理、图像处理的控制。

在此次论坛上,刘欣着重介绍了中科融合核心技术之一的高精度MEMS微振镜芯片。如果按驱动方式来划分,MEMS微振镜芯片可以分为静电驱动、压电驱动、电热驱动和电磁驱动四大类,中科融合通过综合比较,最终选择了工艺的成熟度高、FOV视野的大、驱动力大、可靠性的高的电磁驱动作为技术路线。

 

 

中科融合发布自研MEMS微振镜投射芯片

据刘欣介绍,中科融合的基于MEMS微振镜芯片的激光投射模组,拥有比较多的技术优势。比如:

1、体积小、功耗低。在投射器出光功率是1W的情况下,MEMS芯片本身功耗不到100毫瓦。此外,与国内外友商相比,中科融合的激光投射模组最大的机械转角是正负25度,对应光学转角是正负50度,比竞品角度更大,这将带来比较大的性能优势;

2、基于MEMS光学投射系统,光路简单,无需复杂透镜,可调范围大于100度。

3、抗干扰能力强。中科融合的MEMS投射模组,采用边发式激光作为光源,光普比较窄,典型蓝光光普宽度窄,只有10纳米。蓝光光源是70纳米,带宽更窄的滤光片,提高了对环境光抗干扰性。

当然,基于MEMS微振镜芯片的激光投射模组也存在着一些技术难点需要克服:

1、要求比较高的扫描重复精度。而光机扫描的精度受MEMS扫描精度影响,如果是线性微镜,就需要保证重复精度;如果是谐振态微镜,就需要保证振荡的简谐度。中科融合的解决方案是自研一套结合光学、机械、电学、算法的驱动和反馈的系统。

2、要求随温度漂移不敏感。因为系统是长期工作在宽温变的范围下,而MEMS本身受温度影响比较大,所以需要系统在工作区间内保持比较良好的稳定性。中科融合的解决方案是研发自身的温控系统,使得其模组在环境温度变化比较大的一个范围情况下,系统内部的温度还可以控制在比较窄的温度范围内。

3、要求散斑噪声低。因为中科融合使用的是激光光源,所以需要对激光光源的散斑进行抑制,尤其是在追求高精度、近距离成像。对此,中科融合采取了散斑抑制系统,经过抑制,散斑噪声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消解。

中科融合除了拥有自研的高精度MEMS芯片,还拥有微纳光学工艺、光机电集成、超小型激光投射光机等全套技术。

另外,自研的3D+AI视觉处理VDPU芯片,则是中科融合的另一大核心技术。该芯片在追求高能效同时,可以兼容各主流3D成像技术方案,包括条文结构光、散斑DOE等。包括AiC5x系列和AiC6x/AiC7x系列芯片,前者可以处理光学信号采集和光学MEMS驱动+反馈,后者可以进行光学计算+智能处理。

刘欣表示,“为了突破性能强、存储墙、功耗墙,我们在3D专用领域进行数模混合信号链的处理,在芯片架构层等做了大量的新工作。目前,第一代面向工业级光学测量与建模的芯片(基于台积电40LL工艺)已经量产,第二代面向中低端嵌入式计算的芯片(台积电28HPC+工艺)正在量产中。”

此外,中科融合基于MEMS微振镜的激光束扫描(LBS,Laser Beam Scanning)系统的设计也正在研发中。主要应用场景是家用投影仪、抬头显示、AR眼镜投影等。

LBS根据投射模式可以分为Raster Scanning(一轴线形态,另一轴谐振态)和Lissajous Scanning(二轴都为谐振态)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目前中科融合正在正在进行Rester二维MEMS微振镜芯片的研发,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完成流片。

中科融合发布自研MEMS微振镜投射芯片

3D视觉需要具备全链条综合技术储备。刘欣表示,中科融合实现了自研MEMS芯片设计、微纳光学工艺、光机电集成、超小型激光投射光机、光学信号采集芯片、光学MEMS驱动+反馈芯片、光学计算+智能处理芯片、三维成像算法和智能点云后处理算法等全链条技术的打通。

据介绍,目前中科融合的“AI+3D”核心技术,广泛布局于机器人、医疗美容、XR/元宇宙、自动驾驶等领域,实现了对于进口芯片的国产替代。作为一个致力于自研芯片技术的企业,在芯片技术形成产品后,实现了数十倍的销售增长。中科融合企业的市场化融资估值,在过往3年疫情和国际局势的双重重压下,获得了超过50倍的增长。

编辑:芯智讯-浪客剑

0

付费内容

查看我的付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