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9日消息,据韩国媒体dealsite.co.kr报道称,随着人工智能(AI)芯片大厂英伟达(NVIDIA)准备向客户提供其下一代 AI 加速器“Rubin”的样品,SK 海力士也在加快了HBM4 的量产进度。目前,SK海力士已经开始向英伟达小批量供应了HBM4,并已经安装在了 Rubin 样品中。美光也紧随其后,向英伟达提供了12层堆叠的HBM4 样品。行业观察人士表示,SK 海力士将占据英伟达初始采购量的很大一部分。

6月19日消息,据中国证监会网上办事服务平台信息显示,继去年11月,摩尔线程在北京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正式启动A股上市辅导国产GPU厂商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摩尔线程”)的IPO辅导状态已变更为“辅导验收”,这也意味着摩尔线程的IPO的进程又进了一步。

6月19日消息,据外媒NotATeslaApp 报导,特斯拉的AI5/HW5 下一代FSD(完全自动驾驶)芯片已进入量产阶段,将由台积电最新的N3P制程进行代工。

据台媒报道,晶圆代工龙头大厂台积电近年来持续在美日德扩产,虽然一方面是为了各地政府及客户对于半导体本地化制造的需求,但另一方面也也与中国台湾岛内“缺电”有关。

6月19日消息,据Tom's Hardware报导,英特尔计划对其晶圆代工部门裁员15% 至 20%,预计将影响超过 8,170至10,890 人。与此同时,英特尔CEO陈立武也新任命了3名高管,担任重要的工程领导职务。

当地时间6月18日,芯片设计大厂Marvell在网络研讨会上将旗下定制化AI芯片的2028年整体潜在市场(total addressable market,简称TAM)规模展望,从原本的430亿美元一口气上调至550亿美元。受该消息影响,Marvell当日股价大涨7.09%,收于74.95美元/股,创3月5日以来收盘新高。

6月19日消息,据CNBC等外媒报导,针对目前苹果折叠屏iPhone筹备进展,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发文表示,苹果主要代工伙伴鸿海预计今年第三季末或第四季初就会启动折叠屏iPhone项目,真正量产时间应该会在2026年第二季,不过最终产品规格仍有待确定,在鸿海正式开案前,不排除还会有变数。

当地时间2025年6月18日,德州仪器 (TI) 宣布,与特朗普政府合作,计划对其美国7家半导体工厂投资超过600亿美元,扩大其在美国的制造产能,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半导体需求,推动从汽车到智能手机再到数据中心等关键领域的创新。这也将是美国历史上对基础半导体制造业最大的投资。德州仪器在德克萨斯州和犹他州新建的大型制造基地将在美国创造超过6万个就业岗位。

今年4月29日,在2025英特尔代工大会(Intel Foundry Direct Connect)上,英特尔正式公布了其最新一代的Intel 18A制程的相关信息,而2025 V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研讨会最新披露的资料,进一步展示了关于Intel 18A 的更多细节。

6月19日消息,台媒《今周刊》近日举办“台湾大未来国际高峰会”,邀请鸿海董事、讯芯-KY 董事长蒋尚义与日本早稻田大学商学学术院经营管理研究科教授长内厚进行高峰对话。

6月17日,国产大模型初创公司MiniMax(希宇科技)宣布推出了全球首个开源的大规模混合架构的推理模型M1,不仅性能超过国内的闭源模型,接近最新版的DeepSeek R1以及海外的最领先模型,同时还拥有更为出色的效率和业内最高的性价比。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最新发布的《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眼镜(Smart Eyewear)市场出货量148.7万台,同比增长82.3%。其中全球音频和音频拍摄眼镜市场出货量83.1万台,同比增长219.5%;AR/VR市场出货65.6万台,同比增长18.1%。智能眼镜市场在全球范围仍然以Meta为主要发力厂商,除美国市场外,在西欧市场也开始着重布局。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眼镜(Smart Eyewear)市场出货量49.4万台,同比增长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