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30日晚间,比亚迪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全年有望实现净利润超过160亿元,同比增长逾4倍。

1月31日消息,为持续扩大碳化硅(SiC)产能,英飞凌宣布与Resonac (前身为昭和电工)签订多年期供应及合作协议,以补充并扩展双方在2021年的协议。新合约将深化双方在SiC 材料供应方面的长期合作,Resonac 将供应英飞凌未来10 年预估需求量中双位数份额的SiC晶圆。

1月30日消息,随着去年10月美国对华半导体出口新规出台,美国还在积极拉拢日荷跟进,限制大陆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对此,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IA)认为,虽然国家安全相当重要,但美国遏止潜在对立国家芯片发展的行为,可能伤害美国整个半导体产业。

近日,3D机器视觉行业企业上海图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图漾科技)正式宣布完成C轮融资,由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领投,本轮融资将聚焦于扩大图漾科技的市场规模和领先优势,并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1月30日消息,据《华尔街日报》报导,过去两年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至少采购了十几批次美国先进电脑芯片,成功规避 20 多年来美国对此类产品的出口禁令。

1月30日消息,虽然在显示面板领域,国内公司已经占据全球过半的LCD面板产能,但OLED面板还在奋起直追,特别是在制造OLED所需的设备和原材料上仍受制于人。此前制造OLED面板的核心设备和原料材料多为日本公司垄断,现在国内的寰采星科技首次打破日本垄断,量产了关键材料FMM。

1月30日消息,据中国台湾经济日报报道,传鸿海电动车业务部门正与全美最大车厂通用汽车(GM)洽谈代工订单,呼应美国拜登政府“领导美国电动车产业”的目标。鸿海电动车版图有望再下一城之际,也为群创、乙盛-KY、广宇、鸿准等鸿海车用供应链增添营运动能。
1月30日消息,据中国电信研究院官方最新消息,由中国电信研发的5G扩展型小基站国产化pRRU也已经研发成功,芯片和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实现了小基站产品国产化研发的首个里程碑,推动了小基站设备国产芯片的应用和发展。
1月30日消息,日本半导体制造装置协会(SEAJ)27日公布统计数据指出,日本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已实现连24个月同比增长,不过增幅正在持续减小,创7个月来最小增幅。2022年全年销售额则创下历史新高纪录。

1月29日消息,据日本产经新闻(Sankei)报导,随着韩国总统尹锡悦(Yoon Suk-yeol)在东亚安全环境紧张之际,积极寻求改善双边关系,日本正考虑放宽赴韩国科技制造业所需的原料出口管制。

1月29日晚间,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拓荆科技发布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6.5亿元至17.2亿元,同比增长117.69%至126.92%;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亿元至4亿元,同比增长381.85%至484.06%;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1.6亿元至1.9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近日英特尔公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总收入为140亿美元,同比下降32%,这也是2016年以来最低的季度收入。同时净亏损为6.64亿美元,同比下跌了114%,这几乎是英特尔有史以来最大的单季度亏损。更糟糕的是,英特尔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将继续亏损,这意味着英特尔将出现30年来首次连续两个季度亏损,可以说相当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