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仅三年,新凯来在手订单超100亿,估值近1000亿?

9月5日,界面新闻发表了一篇题为《深圳半导体新星新凯来订单额超百亿,成立三年估值已近1000亿》的文章,引发业界热议。

报道称,在第13届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展上了解到,深圳半导体设备公司新凯来(SiCarrier)目前在手订单已经超过了百亿,客户包括了深圳鹏芯微、中芯国际、华虹集团、长江存储等晶圆厂,目前国内多款最新的消费电子里的芯片,新凯来的设备都已在晶圆厂深度参与。

报道还援引新凯来产业链核心人士的话称,新凯来明年可能会在先进制程半导体设备上拿到更多的订单。预计新凯来工业(光刻机除外)今年收入将达到45亿,2026年达到75亿,2028年收入将达到169亿元,2027年将正式盈利20亿元,并正式IPO。目前正在进行第二轮对外融资,仅新凯来工业制造的业务(光刻机除外),短短三年的发展,估值就已达650亿。

然后这篇报道还采访了新凯莱的零部件供应商利和兴、国力股份的高管,不过他们并未对于上述数据给出具有信服力的佐证。其中,利和兴高管只是基于“新凯莱在手订单超100亿”的说法,畅想了可能给自己企业带来的零部件订单的市场机会; 国力股份的高管也只是透露了,新凯莱的设备将更多采用国产器件以替代海外企业的器件。

但是,一位半导体设备大厂的高管向芯智讯透露称,“据我了解,目前中芯国际、华虹集团的产线上都并未有采用新凯来的设备。存储晶圆厂倒是有可能采用。”

对于“新凯莱在手订单超100亿”的说法,该设备厂高管则表示:“我极度怀疑这个数字是‘亩产万斤’。”

另一位国产半导体设备大厂内部人士告诉芯智讯:“除了华系自己的Fab外,没听说哪个Fab厂有批量的采购(新凯来的设备),也没听说哪个设备好用。”

“确实是有Fab厂买了,但是并没有用于产线。”某业内人士向芯智讯如是说道。

对此,芯智讯也联系了中芯国际、华虹、长江存储相关人士求证,截至发稿时,并未收到回应。

今年3月底,在上海举行的SEMICON China 2025展会期间,国产半导体设备新秀新凯来一口气正式发布了6大类31款新品,几乎涵盖整个半导体设备领域的大部分设备类型,引发了整个行业的关注。

新凯来这6大类31款新品包括:外延沉积EPI设备(峨眉山系列)、原子层沉积ALD设备(阿里山系列)、物理气相沉积PVD设备(普陀山系列)、刻蚀ETCH设备(武夷山系列)、薄膜沉积CVD设备(长白山系列)和量检测设备(包括岳麓山系列、丹霞山系列、蓬莱山系列、莫干山系列、天门山系列、沂蒙山系列和赤壁山系列和功率检测的RATE系列产品)。

资料显示,新凯来成立于2021年,其前身为2012实验室的星光工程部,曾负责华为精密装备的设计、开发,2022年在深圳市政府资金的支持下,为了应对半导体设备卡脖子问题,新凯莱正式独立,目标是实现全品类的半导体设备的100%国产化。

今年5月,路透社曾爆料称,新凯来正寻求首轮融资28亿美元(约200亿人民币),希望拓展客户群并提升行业影响力。据称,深圳市政府正考虑出售新凯来旗下一子公司约25%的股份,对该公司的估值为800亿元(约110亿美元),并补充此次融资可能在未来几周内完成。该子公司资产不包括新凯来的光刻机业务。

作为对比,国产半导体设备行业的龙头企业北方华创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1.42亿元,同比增长29.51%;归母净利润32.08亿元,同比增长14.97%;扣非净利润31.8亿元,同比增长20.17%。截至2025年6月30日,北方华创存货为311.3亿元,合同负债(订单)为50亿元。截至9月5日收盘,北方华创的市值约为2600亿元。

编辑:芯智讯-浪客剑

0

付费内容

查看我的付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