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数码 国内首条车规级固态激光雷达产线落成 3月11日消息,昨日国内首条车规级固态激光雷达产线落成,国产激光雷达厂商RoboSense(速腾聚创) 推出SOP版车规级激光雷达M1将在Q2启动定点项目量产交付。2021年3月10日
业界, 汽车电子 RoboSense车规级固态激光雷达SOP版揭晓,Q2启动定点项目量产交付 2021年1月11-14日,受新冠疫情的影响,CES2021首次搬到线上举办;RoboSense向全球受众揭晓并展示了车规级MEMS固态激光雷达RS-LiDAR-M1(以下统称“M1”)的SOP版本,该产品计划于Q2启动定点项目量产交付。2021年1月18日
业界, 汽车电子 首次进入千元级!大疆发售汽车激光雷达:探测距离可达1000米 近日,大疆创新内部孵化的激光雷达创业公司——览沃科技(Livox)官方宣布,旗下TELE-15(泰览-15)激光雷达正式上架官方商城,售价8999元。这意味着,泰览-15汽车激光雷达将大规模进入市场。2020年6月22日
业界, 汽车电子 速腾聚创125线MEMS固态激光雷达正式发售:单价1898美元! 2020年1月2日晚间消息,国产激光雷达厂商速腾聚创通过官方微信正式宣布,全新的125线MEMS固态激光雷达RS-LiDAR-M1 Simple (Simple Sensor Version)正式发售,单价1898美元!2020年1月2日
业界, 汽车电子 比雷达/摄像头/GNSS更可靠,自动驾驶最后的安全防线却是它? 目前在自动驾驶领域,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技术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三项传感技术,此外还有GNSS卫星定位导航技术。但是,这些技术都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比如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和摄像头都会受到雨雪雾等恶劣天气的影响,摄像头还会受到光线的影响。而卫星定位同样也会在隧道、地下停车场等场景下丢失信号,即便是有信号,卫星导航也会因为接收机噪声、卫星内部时钟误差、卫星轨道误差、多径效应,对定位的精度产生较大误差。那么在以上传感器都受干扰的情况下,如何来保障自动驾驶的安全呢?2019年12月15日
业界, 汽车电子 Velodyne“退出”中国市场:是中国激光雷达厂商的胜利?还是自动驾驶的寒冬? 据报道,在上周末,美国激光雷达大厂Velodyne的中国团队接到美国总部正式通知,宣布将取消中国整个直销团队与部分技术团队,裁撤中国办事处20余人,仅保留几名负责渠道与大客户售后的人员,并将产品销售模式从直销模式恢复到刚进入中国时的“代理模式”。而这似乎也意味着Velodyne主动“放弃”了中国市场。而在这背后,究竟是中国激光雷达厂商的胜利?还是自动驾驶的“寒冬”来临?2019年12月12日
业界, 汽车电子 RoboSense(速腾聚创)再次斩获CES Innovation Award! 2019年11月7日,纽约,CES 2020 创新奖获奖名单正式公布,RoboSense(速腾聚创)以全球首款集成AI感知算法和SoC芯片的MEMS智能固态激光雷达RS-LiDAR-M1,在汽车智能和自动驾驶类别中脱颖而出,赢得CES 2020创新奖。2019年11月8日
业界, 汽车电子 一汽集团与速腾聚创达成智能固态激光雷达车规级量产研发合作 2019年9月25日,一汽集团与RoboSense(速腾聚创)在吉林长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总部签署了合作协议,达成智能固态激光雷达车规级量产研发合作;双方现场展示了合作一年多以来的里程碑阶段性成果:全球首批RS-LiDAR-M1智能固态激光雷达。2019年9月25日
汽车电子 Velodyne起诉中国两公司技术剽窃,激光雷达竞争加速白热化 就在 3 天前,全球最大的激光雷达企业 Velodyne 已经向加利福尼亚地方法院提起两份诉讼,正式起诉中国激光雷达创业公司速腾聚创与禾赛科技。2019年8月16日
业界 艾迈斯半导体与Ibeo、ZF合作推出业界首款面向汽车行业的固态LiDAR系统 全球领先的高性能传感器解决方案供应商艾迈斯半导体(ams AG)宣布,与Ibeo Automotive Systems GmbH(德国汽车LiDAR专业公司)、ZF Friedrichshafen AG(全球领先的交通技术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固态LiDAR技术的实现,服务自动驾驶以及其他相关应用。三方将进行联合研发,让这项令人激动的技术能够在2021年前在车上使用。2019年5月21日
业界, 汽车电子 CES2019创新奖得主,速腾聚创将展示全新车规级MEMS固态激光M1 2019年1月4日,作为CES2019创新奖得主的自动驾驶激光雷达感知系统提供商RoboSense(速腾聚创),今年宣布将在CES2019上,公开演示全面升级后的MEMS固态激光雷达RS-LiDAR-M1。它是由RoboSense专门为自动驾驶量产车而设计的车规级固态激光雷达,能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突破性智能感知能力。2019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