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5月消息,根据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公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第三季尽管总体经济情况未明显好转,但受益于下半年智能手机、PC/笔电新品带动供应链备货,加上AI服务器相关HPC需求持续强劲,整体晶圆代工产能利用率较第二季改善,第三季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业者产值季增9.1%,达349亿美元,这一成绩部分原因归功于高价的台积电3nm制程大量贡献产出,打破疫情期间创下的历史纪录。

12月5日消息,根据英特尔计划将在2025年量产其最新的Intel 18A制程,而台积电也将在2025年下半年量产N2(2nm)制程,这两种制程工艺都将会采用全环绕栅极(GAA)晶体管架构,同时Intel 18A还将率先采用背面供电技术,那么究竟谁更具优势呢?

12月5日消息,近日英特尔意外宣布其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已退休并退出董事会的消息,令业界大吃一惊。通过英特尔已披露的 8-K 表格和路透社的猜测消息显示,基辛格将获得价值 1200万美元的遣散费,此前他在英特尔就获得了不少的股权。

12月5日消息,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近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半导体设备出货金额达达303.8亿美元,同比增长19%,环比增长13%。其中,中国大陆地区依然是全球第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

12月5日消息,晶圆代工大厂世界先进与芯片大厂恩智浦半导体(NXP)在新加坡合资的12英寸晶圆厂正式于4日正式动工,该晶圆厂将于2027年开始量产,预计2029年月产能将达55,000片12英寸晶圆。

12月5日消息,据彭博社报道,通用汽车已宣布将减记与上汽集团合资公司价值,并关闭部分工厂和产品线,以反映目前状况不佳的市场表现,再加上业务重整的支出费用,预计将面临超过50亿美元的损失。

耐人寻味的是名单中还有两家投资公司,分别为智路资本(Wise Road Capital)和建广资产(JAC Capital)。这是美国在围追堵截中国半导体实业的行径中,首次涉及投资领域。据美国内部报告披露,之所以将两家投资机构列入实体清单,源于美方的调研分析:两家企业的过往投资项目涉及对中国极为重要的、具备先进半导体制造能力的对象,有效助力了中国实现半导体制造生态系统的本土化,以及供应链的补齐和补强。

12月4日消息,美国微控制器(MCU)及模拟芯片大厂微芯科技(Microchip)已暂停申请美国“芯片法案”的补贴,成为了第一家退出的已获美国“芯片法案”补贴资格的公司。

2024 年12月4日, 活跃于全球并具有广泛技术组合的高科技设备制造商Manz 集团,领衔全球半导体先进封装趋势,凭借在RDL领域的优势布局,针对RDL增层工艺搭配有机材料和玻璃基板的应用,成功向多家国际大厂交付了300mm、510mm、600mm及700mm等不同尺寸的板级封装RDL量产线,涵盖洗净、显影、蚀刻、剥膜、电镀及自动化设备。同时,为跨领域客户快速集成工艺技术和设备生产,积极助力板级封装为基础的未来玻璃基板应用于人工智能芯片,让这一愿景变成现实。

12月4日消息,据《韩国经济新闻》报道称,传闻韩国存储芯片大厂SK海力士(SK Hynix)应重要客户的要求,将于2025年下半以台积电3nm制程为客户生产定制化的第六代高频宽內存HBM4。

12月4日,台积电将于明年下半年开始量产其2nm(N2)制程工艺,目前台积电正在尽最大努力完善该技术,以降低可变性和缺陷密度,从而提高良率。一位台积电员工最近对外透露,该团队已成功将N2测试芯片的良率提高了6%,为公司客户“节省了数十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