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旗下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xAI 在加利福尼亚北区联邦法院对一名中国籍前工程师李雪晨(Xuechen Li)提起诉讼,指控其在接受OpenAI职位offer后,窃取了xAI的整个代码库,包括其旗舰AI聊天机器人Grok的核心技术,并将其上传至个人设备,带至竞争对手 OpenAI。
xAI 公司称,这些机密资料包括“比 ChatGPT 更先进的 AI 技术”,一旦流入竞争对手,可能为其节省数十亿美元研发成本和数年研究时间。
xAI在起诉状中称,xAI成立于2023年11月,在短短两年内通过大量的人力资本和技术投资成为领先的生成式AI公司。xAI表示其面临着来自OpenAI的ChatGPT、谷歌的Gemini和中国的DeepSeek等直接竞争对手的压力。xAI的创新受到其机密信息和商业秘密的保护,这些信息和秘密几乎涵盖了所有开发成果,如模型权重、训练数据、调优方法、系统提示、专业知识等。
2024年2月26日,拥有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的中国公民Li开始在xAI担任技术团队成员,负责开发和训练Grok模型,有权访问xAI的机密文档和专有信息。xAI授予被告股票期权和股份作为报酬,并在2025年6月和7月帮助被告出售了部分股份,总计超过700万美元,以提供流动性。
但是,xAI称,2025年7月25日,Li完成第二次股权出售并手头有数百万现金的同一天,Li背叛了xAI,窃取了其机密信息和商业秘密。 7 月 28 日,Li在完成股票交易并盗取信息后,突然提出辞职。8 月 1 日,他签署了 xAI 的终止声明,虚假地声明自己已归还所有公司资料并删除了所有机密信息。
然而,在离职前,Li已实际接受了 xAI 的直接竞争对手 OpenAI 的职位,计划 8 月 19 日入职。尽管签署了终止声明,Li并未归还或删除盗取的机密信息,也未按声明向 xAI 提供个人系统访问权限以验证信息的删除。
xAI对Li提出了五项指控:
1. Li 在离职前将 xAI 的机密信息(包括模型权重、训练数据、系统提示等)复制到个人系统。离职时未归还或删除这些信息。虚假承诺已遵守协议,构成合同违约。
2. Li 在签署终止声明时明知未删除机密信息,仍声明已归还所有资料。虚假陈述构成对终止声明的二次违约。
3. Li 非法获取、复制并保留 xAI 的核心 AI 技术(如 Grok 模型相关数据)。这些信息具有独立经济价值,且 xAI 已采取合理保密措施。该行为违反《联邦商业秘密保护法》,构成恶意盗用商业秘密,可用于增强竞争对手(如 OpenAI)产品能力。
4. Li 未经授权访问并复制公司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该行为构成非法获取数据,并造成公司损失,违反《加州计算机数据访问与欺诈法》。
5. Li 在离职文件中故意作出虚假陈述(如已删除所有资料、未保留任何信息)。意图欺骗 xAI,使其放松警惕、未进一步调查。该行为是通过欺诈手段掩盖其盗窃行为,构成民事欺诈。
基于上述指控,xAI 请求法院签发临时禁制令,责令 Li 立即移交所有相关信息与设备,并严禁其使用、删除或损毁任何机密资料。同时,xAI 也请求法院对 Li 实施竞业限制:在 xAI 书面确认 Li 已彻底删除全部机密信息之前,禁止其加入 OpenAI 或任何竞争对手从事生成式 AI 相关工作,也不得与 OpenAI 及其员工、顾问等就生成式 AI 进行任何形式的交流。除此之外,Li 还须对 xAI 遭受的实际损失(Actual damages)予以全额赔偿,并承担惩罚性赔偿(Punitive damages)及三倍赔偿(Treble damages,如适用)。
9月3日,美国加州法院发布最新命令,暂时禁止前 xAI 工程师Li 与其新雇主、ChatGPT 制造商 OpenAI 合作或交流人工智能技术,禁止Li在 OpenAI 担任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的任何职务或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