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除了20%关税,美国还将对台制造的芯片加征关税

8月4日消息,根据《纽约时报》报导,美国与中国台湾之间的关系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紧张考验。美国总统特朗普于上周四宣布,将对中国台湾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加征20%关税,此举在中国台湾和全球半导体产业投下巨大阴影。尤其令人担忧的是,美国即将公布的“232条款”调查及针对半导体产业税率,这也意味着美国还将对中国台湾最主要的出口产品——半导体加征具破坏性的潜在关税。

报道表示,就在这项突如其来的关税宣布的仅仅数天前,中国台湾当局负责人赖清德原定在前往拉丁美洲途中过境美国纽约和达拉斯的计划,但在特朗普政府的要求下被取消。尽管这总会引发中国大陆的强烈抗议,中国台湾当局负责人通常会利用此类过境安排来展现与美国的紧密关系。但是,此次过境取消,无疑为本已敏感的美台关系再添一层不确定性。

报道引用中国台湾官员的说法指出,谈判代表在美国华盛顿已进行了数周的密集谈判,然而至今未能达成如日本和韩国那样的全面贸易协议。对此,中国台湾行政院在上周五的声明中淡化了新关税税率的冲击,称双方尚未结束谈判。而且,半导体关税是双方持续谈判的一部分,双方团队在网肯定的进度持续推进。然而,中国台湾谈判代表已经第四次访问华盛顿,显示其对达成协议的迫切性。

市场人士指出,双方谈判陷入僵局的一大症结在于投资承诺的差异。因为当日本和韩国已同意对美国进行数千亿美元的投资,远超中国台湾芯片制造龙头台积电此前宣布在美国追加1000亿美元的投资。尽管特朗普曾在4月首次宣布对等关税时赞扬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扩大业务的举动,但显然,华盛顿对于中国台湾对美国投资规模的期望更高。

报道指出,半导体是中国台湾经济的绝对支柱。目前,中国台湾企业生产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先进半导体,这些半导体在智能手机到人工智能等各种电子产品或应用中都是核心零组件。根据数据显示,自2024年年底以来,美国已成为中国台湾出口产品的最大买家,尽管在过去3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大陆才是中国台湾的最大贸易伙伴。

然而,对半导体产业征收关税存在旁大的复杂性。其中,因为其供应链极为复杂和专业化,很难对该产业直接征收关税。另外,半导体通常作为人工智能服务器等电子产品的零组件的刑事进入美国市场,而非独立的成品,所以难以单独加征关税。不过,根据行政院表示,无论就半导体关税达成何种决定,中国台湾都将寻求获得优惠待遇。

报道强调,面对华盛顿不断逼近的关税威胁,中国台湾的官员和企业一直在积极寻求减轻冲击的方式。2025年3月,中国台湾表示有兴趣从美国阿拉斯加购买天然气,这被视为一种向美国展现合作意愿的姿态。同一时间,台积电宣布加大在美投资的决定,其实也反映了在美国市场和政治压力下的战略考察。

然而,这种压力也引发了中国台湾内部的疑虑。因为特朗普政府的谈判策略,就是完全没有让步,也就是美国什么都没给,这违背了谈判总是需要双方互惠互利的原则,这也凸显了中国台湾在面对美方要求时所处的不对等地位。对此,相关人员指出,部分原因是美国方面时间限制,也就是美方与许多国家同时进行谈判,中国台湾必须在有限时程内进行磋商。

整体来说,此次针对中国台湾的关税威胁,并非特朗普政府单一的政策。此前,特朗普曾表示将对全球60多个国家征收高额关税,这显示了其在全球贸易中贯彻美国优先理念的坚定立场。他曾公开指责中国台湾在半导体制造方面获得了不公平的优势,并批评这个依赖美国政治支持来对抗中国主张的国家,在自身防务上的投入不足。因此,这次的情况显示出美台关系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尤其,这场围绕半导体的贸易战,不仅仅是经济利益的博弈,更是华盛顿在印太地区战略布局,与其长期盟友之间复杂关系正走向仍充满不确定性的展现。

编辑:芯智讯-林子

0

付费内容

查看我的付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