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深圳建11代线,三星投资21亿人民币占股9.76%

TCL深圳建11代线,三星投资21亿人民币占股9.76%

2016年8月29日,TCL集团发布公告称,TCL集团、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经贸信息委三方拟在深圳市光明新区共同投资建设第11代TFT-LCD及AMOLED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并设立G11项目公司,项目计划总投资约465亿元。

根据协议,G11项目总投资465亿元,其中TCL集团旗下华星光电出资114亿元,深圳市政府出资80亿元,G11项目其他股东出资86亿元,并且华星光电和TCL集团共同负责筹资银行贷款185亿元。项目预计2019年7月正式达到量产,每月能生产9万张玻璃基板(3370×2940 mm),主要生产43"、65"、70"(21:9)、75"液晶显示屏、超大型公共显示屏和OLED显示屏。

三星投资21亿,占股9.76%

今天,TCL集团再次发布公告称:

为推动G11项目的筹建工作,华星光电设立了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标的公司”或“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亿元。为进一步推动G11项目的建设工作,经各方商议,标的公司拟新增注册资本人民币210亿元(下称“本次交易”)。其中,深圳市经贸信息委指定的基金公司深圳市重大产业发展一期基金有限公司(下称“产业发展基金”)拟认购该等新增注册资本中的80亿元人民币;三星显示株式会社(下称“三星显示”)为了获得超大型LCD相关产品稳定的产能,三星显示拟向标的公司进行投资,认购该等新增注册资本中的21亿元人民币;华星光电拟认购该等新增注册资本中的109亿元。前述增资完成后,标的公司变更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为华星光电的控股子公司。

2016年9月12日,华星光电与产业发展基金、三星显示签署了《关于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合资经营合同》及《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章程》,华星光电、产业发展基金、三星显示分别与标的公司签署了增资协议。同日,在投资框架协议书的基础上,华星光电、TCL集团与产业发展基金签署了《关于华星光电G11项目合作协议》。

公告显示, 华星光电在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中的出资金额为114亿元人民币,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53.0233%,三星显示在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中的出资金额为21亿元人民币,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9.7674%,产业发展基金在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中的出资金额为80亿元人民币,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37.2093%。

TCL希望在年底前开始动工,预计在2018年1月底能完成建设,设备将会在2018年7月份开始安装。

为什么要上马11代线?

据了解,11代线是目前全球世代最高、单体投资额最大的液晶面板项目。11代线有助于完善65英寸以上大尺寸液晶面板与OLED面板领域的布局,还可以应用印刷式OLED显示技术,进行OLED显示屏的生产,以便在未来的显示技术升级中夺得先机。

“TCL大手笔投资11代线是因为我国长期以来面板需要依赖进口,而面板购买成本居高不下,TCL欲趁机占领面板领域高地,摆脱之前的被动地位。”中投顾问智能制造产业研究员贺在华分析道。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三星、友达、京东方都曾提出过建设11代线的规划,但最后都未真正落地。在贺在华看来,上马高代线同时存在风险,对融资能力要求较高,资金压力较大,同时,面板技术更新较快,高代线的技术更新易出现滞缓。

TCL多媒体总裁薄连明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表示,随着经济发展,大尺寸符合消费趋势,而从显示的角度来讲,更高的解析度、色彩饱和度,包括显示性能方面的一些特点是新的需求,所以在新的投资当中,可一并解决大尺寸和下一代的显示技术这两个维度的问题,因此投资十一代线势在必行。“前几天TCL和深圳市政府正式签署了协议,然后我们就正式对外公告了,这是一个大项目。” 薄连明说。

“对于国内其他厂商来说,液晶面板方面投资已经不具备可能性了。因为这个门槛太高,错过了这个窗口期你有钱都干不了这个事。TCL真的是在这个窗口期做了液晶电视的产业,如果当时我们在2009年不干这个事,今天让我们干恐怕也很难,因为不是那个时代了,投资周期很长,压力也很大。”

在薄连明看来,经营实业,尤其是以产业链垂直整合为战略的企业,资产的投入量不可能轻,而这种“重资产”的投入能对竞争对手设立门槛。比如三星和LG,就是把产业做深的最典型的代表,这是这些年其竞争力始终排在世界前列非常重要的原因。

“一个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在这些重资产,资本和技术密集方面,我们会把半导体显示技术作为一个主要的方向。在其他领域的投资都会围绕公司化战略来展开,有些会由公司资本直接投资,有些会通过我们的产业基金或创投基金来投资。”李东生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解释TCL的投资方向。

国内高世代面板产线纷纷上马

除了TCL、华星光电和深圳市政府之外,国内的其他的面板厂商及地方政府也一直热衷于高世代面板产线的投资。

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为了拉动经济发展进行了财政投放的投资拉动政策与项目,而当时庞大的债务投资采购量,不但没有得到日、台、韩面板企业的价格优惠,反而是促成了三地面板企业的价格同盟,中国大陆部分的产能配给予以了不同寻常的高价,甚至为了维持高价,不惜让中国大陆的面板订单在三地面板企业里互相转口贸易,加价上去后才销往中国本土。

中国政府认清市场行情后。2010年1月16日,TCL与深超投资(代表深圳市政府)联合成立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双方投资245亿元,在深圳光明新区高新产业园建设一条8.5代线,成功撬开三星的封堵,并引入三星股份进行市场交换。与此同时京东方的8.5代线在北京开建。这两条高世代线上马后,三星、LGD的8.5代线也迅速进入中国,同时引爆整个中国市场的面板产线建线大潮。

从2011年7月的北京8.5代线,到2013年12月的合肥8.5代线,再到2015年3月的重庆8.5代线,此外,京东方在福州的第四条8.5代线将于2017年第二季度投产。京东方8.5代线的部署基本上是每隔1年就有1条新产线投产。今年初,京东方还在合肥投建了第10.5 代线。

2015年年3月,中电熊猫在南京的全球首条8.5代IGZO液晶面板生产线建成投产。

2015年12月和今年5月,中国电子的两条8.5代线也分别在咸阳和成都投建。

今年3月华星光电第二条8.5代线T2开始量产。

随着众多的高世代产线的投建量产和即将量产,可以预见未来面板产能将会迅速放大。

是否会带来产能过剩?

目前LTPS技术红利被各大面板厂吃尽,由LTPS延伸出来的高清面板量产技术从手机面板迅速蔓延到所有的LCD产品类别。在尺寸价格与超薄工艺的抵消下,高清LCD面板的价格直线下压,导致LCD面板行情也在2013年供求达到平衡,价格见顶后逆转回落。

此后,几乎所有设备能力达不到高清生产工艺要求的低世代旧面板线,都开始面临接单困境,面板界也进入疯狂扩产与关线并行的产业转移期,新投资LCD面板线集中往终端代工厂聚集的中国大陆选址建设。

而2015年OLED显示技术从材料到工艺的全线突破,更是加速了LCD面板的价格垮塌速度,到2015年第三季度面板价格下降到成本线以下,并且价格下滑持续到2016年4月份才见底。对于这一波液晶面板周期是否已经真正触底,各方都有较大的争论。

表示液晶面板周期没有触底,仍然处于产能过剩风险的一方认为,这波小行情只是一些旧线的关闭影响,并不足以完全抵消新开产能的扩张速度,因为新开产能采用更成熟的技术和更标准的工艺,不管是产能还是品质的爬升速度都比以往的旧线快,因此新建产线产能出来后,面板的行情还好不好仍是未知数。

今年少有的逆市行情,不过是去年面板厂对产能采取了过度保守的投放,以延长设备保养时间、减少工作日、加大工艺难度大的新品产能投放等方式,来降低总体产能投放以减少亏损的措施,让市场的供需状态短时间达到了平衡。而此前的台湾地震只是短暂的打破了这个平衡,导致了市场产能供给短缺。

而认为不会出现产能过剩的一方则认为,液晶面板经过前两年的淘汰赛后,LCD技术的成熟与生产工艺的稳定,导致生产成本已经降到了另一个市场普及临界点。液晶面板不但会在高清升级换机驱动下,再次进入快速扩张阶段,面板尺寸的增加,也是狂吃面板产能的重要因素。

仅仅2016年上半年的互联网电视面板尺寸从32寸升级到40寸,就几乎把几条旧8.5线的富余产能给全吃掉,而且还是互联网电视的市场份额很少的情况下。如果传统电视市场被互联网电视带动,尺寸全部往上走的话,仅高清换机需求所吃掉的电视面板产能,至少要在现有产能上再增加三分之一以上,才能达到持续的供需平衡。

不仅如此,全球市场都在努力推进智能家居与智慧城市的发展进程。站在正方观点为行业提供咨询服务的机构认为,在这领域除去其它因素不说,仅中国政府自己规划的"工业2025",需要的面板面积,至少要在中国大陆自给面积的基础上再翻一倍才能基本满足行业应用,如果算上"一路一带"的话,中国大陆的面板需求还会爆增。

不过在上一波液晶产业增长周期中,夏普也因为以上的一些原因建了十代线,然而夏普没有享受到上一波液晶周期所带来的丰厚利润,反而经常被液晶面板业绩所拖累,有相当部分的业界人士都把罪过算在了夏普盲目建高世代线上。不过这个说法后来被鸿海掌门人郭台铭先生给否定。郭台铭入股夏普10代线,并承包其产能后,迅速让这条产线扭亏为盈,并持续赚钱到现在。

至于华星光电,一直采用最成熟的技术与设备,以最低的经营成本生产市场需求量最大的标准品面板,产能供应自己的TCL终端使用外,剩下的产能也给三星轻松消化掉了。并且由于产能消化根本不用愁,今年3月华星光电第二条8.5代线T2开始量产后,也迅速满产满销。

从TCL的财报数据看,2016年上半年其电视平均销售尺寸由去年同期的41.1寸提升至43.7寸,LCD电视机销售量同比上升4.6%至428万台,但营业额同比下降14.5%至85.9亿港元。TCL认为主要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加上2016年上半年人民币兑港币平均汇率较去年同期贬值6.1%,以及屏价下跌的影响,导致电视机平均售价同比下降18.3%,毛利率由去年同期20.9%微降至20.3%。

TCL此前也对外表示,面板产业产业经历了一个比较低的周期,但从今年的第二季度,特别是5月份开始就逐步地回升,价格没有再下降,像32英寸的面板价格已从约50美元回升到约70美元,效益改善比较明显。

然而TCL也同样面临着转型压力,TCL集团的另外两大主业除电视外还有手机,尽管产品结构在优化,但上半年净利仍然承压。TCL表示,受海外手机市场低迷及TCL通讯中国区业务重组的影响,TCL通讯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92.8亿元,同比下降11.8%;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0.19亿元,同比下降94.7%。

编辑:芯智讯-林子

0

付费内容

查看我的付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