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数据CEO:中美芯片脱钩很难,长江存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据日经报道,因为中国既是美国的技术竞争对手,又是美国公司梦寐以求的市场,所以像Western Digital(西部数据)这样的芯片制造商必须在这个充满非议的商业环境中前进。

半导体对于消费者渴望的iPhone和特斯拉以及军方所需的先进雷达和精确制导武器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领导下,美国限制中国进入美国供应链的压力丝毫没有减轻的迹象。

西部数据首席执行官David Goeckeler在接受日经新闻社(Nikkei)的最新采访时表示,世界各国政府已经对半导体的重要性逐渐适应,但要使美国芯片产业与中国乃至任何市场脱钩,绝非易事。

image.png

△西部数据公司首席执行官 - David Goeckeler

Goeckeler表示,在半导体领域,“您想进入全球市场”,并“利用这一规模来对R&D进行再投资”。

他说:“这就是你继续前进的方式。” “因此,您要注意不要限制您所服务的市场。”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如此庞大的技术集团,阿里巴巴集团控股,腾讯控股和华为技术,以及众多规模较小的参与者,因此,这一数字到这里翻了一番。Goeckeler表示,西部数据将大步采取美国技术出口限制措施。(Goeckeler said Western Digital will take U.S. technology export restrictions in stride.)

思科前网络高管说,中国“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我们将继续追求这一市场。”

他说:“目前,我们在中国的销售地点受到一些限制。……美国政府对我们可以向谁出售和不向谁出售有一些规定,我们将遵循这些规定。”

对于国家安全与经营一家跨国公司的目标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西部数据首席执行官表示,技术为所有人带来了更好的生活。他补充说:“因此,我认为这非常重要,但同时也存在着极为重要的国家安全问题。”

Western Digital希望它可以解决国家安全问题,“不要将我们正在推动的技术路线图分叉,但这是一个复杂的环境,”他还说。

拜登政府在与亚洲领导人的峰会上表明,确保美国的芯片技术是重中之重。

拜登与日本首相Yoshihide Suga在4月达成一致,美日将“结成敏感供应链(包括半导体)同盟,促进和保护对其安全与繁荣至关重要的关键技术”。本月,韩国总统文在寅(Moon Jae-in)访美之际,宣布了三星电子计划斥资170亿美元新建美国芯片厂的计划。

全球最大的合约芯片生产商台积电和美国芯片制造商英特尔也有自己的新美国晶圆厂计划。这将意味着全球三大芯片生产商都将在美国本土拥有新的产能,从而推动华盛顿将技术供应链转移到国内的目标。

渴望半导体器件并同样致力于自力更生的中国也建立了长江存储技术有限公司。这家在2016年才出现的企业被认为是中国创建国内半导体产业的主要力量。

当被问及这些中国竞争对手追赶的前景时,Goeckeler表示:“生意很难。” “技术很难。从事技术业务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技术。”

Goeckeler接着说:“而且我们所有人都必须投入大量资金,才能保持领先技术的领先地位。” 他说:“我当然尊重我所有的竞争对手,但他们有一个“要爬的大山,新进入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已经从其1980年代曾经占据的制高点下降。在芯片技术方面,日本剩下的少数几个领导者之一是Kioxia。NAND闪存也是由日本企业在1980年代发明的。Western Digital-Kioxia合作伙伴关系以NAND为基础,而NAND是当今数字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于数据中心以及个人计算机和其他设备。

Goeckeler表示,虽然另一种内存DRAM的需求也在增长,但“我认为可以说NAND闪存是整个半导体行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

首席执行官说,西部数据将Kioxia视为“在非常重要的半导体领域中的美日合作的典范”。

Kioxia从东芝公司分拆出来,让外国投资者拥有了该工业集团的多数股权,该工业集团是日本公司的皇冠上的明珠之一。但是Kioxia的工程人才可以说仍然是日本的资产-可能对美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当被问及Western Digital是否已收到美国政府的要求时,Goeckeler说:“我不会深入了解与政府打交道的所有细节,但我认为世界各地的政府都在寻求了解半导体领域更好的。”

《华尔街日报》报道说,西部数据和美国同行美光科技公司都在考虑与Kioxia达成交易。Goeckeler拒绝评论有关公司并购战略的“传言”。

由于大流行的出现,汽车制造商因芯片供应不足而被迫削减产量,这引起了业界的更大关注。

Goeckeler也说:“我们已经看到半导体短缺,并意识到我们需要在这一领域进行更多的投资。”他指出,拜登政府“一直非常支持”该产业。

来源:日经新闻、半导体行业观察

0

付费内容

查看我的付费内容